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

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轻功

壁虎游墙术
  壁虎功为软功内壮,又名爬壁功,又名挂画。擅此术者,能以背贴墙,用肘腫之力,在墙面行动,上下左右,悉随意旨,状似守宫之游行墙上。守宫俗称壁虎, 又称蝎虎;壁虎游墙之名,盖以此也。练习此种功夫,颇为不易,百人之中,能完全大成者,止一二人而已。初练习时,须先将全身仰卧,用两肘两腫之力,抵拄所 卧之处,猛力向前一撑,全身即向头部所对处移动,与蜈蚣跳功相似,惟此仰身耳。如是按法练习之,约年余或待二年,以能仰面扭动,如蛇行,纯熟灵活为度。然 后更用砖砌一墙壁,墙面之砖凹凸不等,有凹入尺许者,有凸出数寸者,如犬齿之错落。然后将肘与腫紧按凸出之砖上,以背贴墙,缩胸紧背,渐次移动,初时不须 一二转侧,即脱然而下。但幸无畏难思退,日必数行之,习之既久,必有效验,历时久而不可懈怠,数年之后,已能于凹凸不平之墙壁上升降矣。然后更习左右横 行,既能如此,则身上逐渐束铅或沙行之,铅沙须以猪血浸沁者为佳。递加如飞行功各法,至束铅或沙数斤而能升降自如后,则功已七分成矣。然后将墙上凸出之 砖,逐渐敲去,使墙面凹凸减少,依法习之,直至壁平为度。至此而去铅与沙,则其身竟无异壁虎,而能墙上游行自如。虽平滑之墙,凡蛇蝎爬其上者,亦无不能游 行矣。然非苦练十数年,不能达此境地也。至于“久服杞子可以轻身,久啖黄精可以敛气”,此则道家之言,非所论于真实功夫者,练功者但知持久勤习而已。作者 幼年,生好嬉戏,常同儿童作爬墙戏。旧都城墙,高可数丈,幸为斜坡形,故爬行较易。初无传授,只知面壁,以两手两足尖登砖檐上升,至中途易跌落,则鼻青脸 肿,危险万状。后经吾师授以此术,如获至宝,每日晨起,即按法习之。虽能缘至极顶,但墙为斜坡形,一置平滑墙上,则寸步难移。然技仅及此,已数年苦功矣。 某晨,作者正值练功,忽见墙顶一人,胸前挂猪尿泡十余,内储酒水类,以背贴墙急急而下,则灵敏异常。作者请教之,彼笑曰:余实贩私酒者,以生活所迫,故精 习此功,亦无法耳。言己急去。噫!其人胸前负干酒三四十斤,而能以背贴行墙上,急急如壁虎之游行,设除酒而行,则平滑之壁亦可游行矣。惜大好身手,用之邪 径。

穿帘功
  穿帘功为软功内壮,属轻身功中之一种。平身横窜,有如飞燕穿帘之势,故名。我人常见江湖卖解者,演习钻刀门、钻火门等把戏,即此功也。在观者但见彼一 闪身,即蹿过刀门,或火门,似甚易易,特不知在练习时,甚为艰难困苦,实较别种功夫为尤甚也。初习蹿平台术,此法乃从上向下蹿之法。制一平台,四周如方 桌,大小高约二丈。练者立其上,并足正立,然后向下一沉,两手向上一扬,同时向上涌起,脚上一用力,直向前面蹿出,两臂直伸于前,全身各部,宜平直如线, 台之前面数十丈处,创一极大且长之沙潭。潭中铺沙约厚三尺,沙潭四角,各钉一桩,以粗绳结成之网,系于桩上,蒙住沙潭。离潭约二尺高,人从平台跳下,可免 受伤。在平台上练有成绩之后,改习蹿杠,用木为架,贯以横木,高约三尺。杠前数尺处,安置沙潭绳网如上,人立杠二三丈处,鼓足勇气,向前奔去,近杠时两足 猛力点地,全身向前斜上蹿去,如今日之跳高,飞过横杠,而达对面。蹿时身体务须平直,练到能在杠上平掠而过,则易杠而板,板阔约自一尺半起,至三尺可止。 因杠子所占平面极小,尚易掠过,若三尺阔之木板,则非有相当苦功不可,然后更在木板上,竖一方木框,即如卖技者所用之刀门,练者在洞中平蹿,由一框而渐加 至六七框,重迭置板上,亦能一掠而过,则技已过观。若更于框之四周,插以锋利小刃,使内廓之周围减小,仅容一身出入,亦能任意蹿掠,则穿帘功成矣。以后凡 遇可以容身之窦,即可出入无阻,练习此法,至少须五年以上功夫,资质愚鲁者,十年八年亦未可知也。

蹿纵术
  蹿纵术为软功内壮,其劲路为柔;昔日武人,于此功夫多习之。其练法,亦不外束铅,惟铅须泡造后方可应用,否则淤积血液,甚至溃烂,且危及性命。其法: 以生铅入火烧之,使全体通红,乃放入猪血中浸之,浸一昼夜,更如法烧而浸之者凡七次,则猪血渗于铅内,其色变为青紫,则成死铅矣。尚须埋诸土中七七四十九 日,使其火毒退尽,取以清水洗之,方可应用。带铅之法:用布裹铅,缠缚腿臂和背脊之上,由轻而重,至十八斤为止。先练跑山路土岭,以为基础,即每日带铅在 山路土岭上飞奔;一年之后,根基已立,即可进而练习跑缸功夫,即在缸边上行走;更进而练习跑立砖,即将通用之长砖,并立于地上,来往跑于其上,使砖不倒人 行走如意者,则功成其半。再直膝挺腰,用足掌之支撑力,向上蹿,能蹿至一尺者,则解除铅袋,弯腰曲膝,作势上蹿,可超二丈矣,至此则蹿纵术功成。再两足支 撑地面,两膝弹力,向前推,身跃空中,至此则全功成矣。

轻身术
  轻身术为软功内壮。轻身术功夫,最不易学,盖以吾人百斤之体,而欲使如蜂蝶之息枝、飞燕之穿帘,又何等为难也!其练法与蹿纵术、飞行功、一线穿略同。 初练时置七石巨缸,满盛以水,习技者即于缸沿行走——即技击家所谓跑缸边——背负布袋,内储铁沙,或铅数斤,亦须以猪血浸之,如是半月或二十一天,将缸中 之水,取去一大瓢(葫芦),而身上之铅或沙,则增加一小块,或数两,依前法练习之。更一月或二十一天,去水而加铅或沙,至缸中水尽,铅或沙五斤为度,已能 于空缸之沿,周围行走时,复易缸为大簸箩,其中满盛铁沙,在簸箩之沿,如法练习之。亦将铁沙逐渐取少,至剩空簸箩,而人能行走其上为度,既犹未臻大成也。 必须铺细沙成甬道,厚至尺许,上以薄桑纸覆之,人行其上。初时固足印显然,迨后渐无,乃按日取去一纸,纸尽沙现,行走其上,沙不上扬,而足不着印,其功始 完全成就。持此以往,虽草上飞行,雪中来往而不露痕迹,即所谓蹬萍渡水,踏雪无痕者是也。然此种功夫,非练习十二年,不能完其大成。

跳跃法
  跳跃法为软功内壮,属轻身功中之一种,又名超距功,亦练武者不可缺之要法也。宜加意练习者,若寻常跳跃法,在五步外鼓气作势而后行之,此不足奇也。必 也无论高垣峻坂,就地而超过之,行之如不介意,斯则为能。初练时,身缚铁砂少许,掘地深尺许,周可容二人,练者身立其中,随意上跃,出入频数,初坑浅铁砂 轻,上下颇觉易易,盖尺许之坑,不须腾跃,一举足即可出之也。如是每隔十日或半月,将坑掘深一寸,身上之铁砂则加一两,其后坑掘愈深,铁砂加愈重,跳跃亦 渐觉其难;至坑深三尺时,练习须略长,逐渐由五尺而七尺,由七尺而寻丈,至坑深一丈时,身上所缚之铁砂约有五、七斤,亦能出入自如,则功造大成。去其铁 砂,虽二丈之垣,亦可一踊而过,不复须鼓气作势矣。盖身缚铁砂而能寻丈,去铁砂则能加倍矣。然习此一法,亦非三、五年,不克造绝境也。

一线穿
  一线穿又名达摩渡江,又名水上飞行术,俗名踩软绳,即说部中所谓蹬萍渡水、踏雪无痕之功夫也。乃轻身功夫之一种,为软功内壮。其练法殊非易易,然苟能 坚心毅志练习,不难成功。其法分数步,入手之初,与飞行功、轻身术相同。即先带铅砂,在平地上练习飞驰,然后在山路上练习跳跃,更放石块于簸箩中,在其边 上行走,逐渐取去石块,至能在空簸箩边上行走后,即走沙道。以上各法,已详见飞行功、轻身术练法中。惟两腿所束之铅砂,亦须按前法以猪血浸炼,使成死铅, 始可应用。带铅以每腿四两起,至五斤为度,平时宜以药水洗腿,以防损害。沙道走过之后,则走棉纸,用厚约三四寸之棉纸,铺于沙道之中,人行其上,至足印不 下陷时,此第一步功夫成。然后更以细长之木,系其两端,悬空际,约高二三尺,人即于木上往来飞行。初时木心因承重之故,宕动不已,直要练得人行其上,丝毫 不动为上,至此更易木为巨绳,其法竖竹架,以巨绳横扣于架之两端,人于绳上行走,即如现在江湖卖解场中,即俗所谓跑马戏者,所常见之走绳索是也。绳质较 软,一着足必向下陷,尤易左右摇摆,不如木之来往荡动,故练此步功夫亦较为难,直练至人行绳上,绳能不荡不摇,则第二步功夫成。从此将逐渐减细,至粗不盈 指之绳,亦能任意往来于绳上,亦不荡不摇,则第三步功夫成。然后以最细之连绳行之,亦能行走自如者;再将其绳两端系于河之两岸,将绳横拦于河之水面上,仍 按前法行之,能行走自如,则全功成矣。功成之后,可在水面飞行,所谓水面飞行者,亦须略有假借,须用一质地轻浮之物,如竹片木杆芦苇等物,掷于水面,人即 可身立其上,推之前进也。余如浮萍薄草密集之处,菱角荷叶丛生之所,亦可在上行走。昔日达摩老祖,传道已毕,只身西去,即以一苇渡江,即系此种功夫。然习 此种功夫,非十余年苦功,则无以成,且须静心虚气以习之。洗腿药水,即以地骨皮、食盐各等量入,煎水乘汤热洗之,则血气融和,皮肤舒畅,上下交感体气究实 矣。

飞行功
  飞行功又名夜行术,复称陆地飞行法,更名千里独行,为软功内壮,本为轻身功夫之一种,盖练行走功夫也。其练法,则铅或铁砂装于布袋束两腿,按日在广地 疾驰,非至筋疲力尽时不止。先时铅或铁砂(须按前法以猪血浸渗,以土埋之),不宜过重。以后每隔若干日,则增加一两,更练更加,以至四五斤为度。初练颇觉 苦之,习之既久,渐觉与平时无异,如是每腿束四五斤之重,日疾行百里之路。数年之后,去铅行之,自非常人所能及,然在白昼广场中行之,尤未足称完善也;必 在悬崖峭壁,凸凹不平之处亦能飞行自若,如猿猴之灵捷,则功成矣。然后去其所束之铅砂,则身轻如燕,重垣可越,险坂可登矣。至其练目力之法,则详述于罗汉 功矣。练此功者,宜缓不宜疾,宜持之以恒,而不宜操切从事。功成后,与蹿纵术、跳跃法并进,则飞檐走壁之能,至此称绝矣

飞檐走壁法
  飞檐走壁法又名为横排八步,为软功内壮,属轻身功之一,练习飞高走远之另一法门,乃少林独传之秘技也。其练习至简且易,于练功前,用粗布袋,内藏猪血 浸过之铁砂,束两小臂及两腿,其初也轻,每日晨昏横跑墙壁,即侧卧其身,两足互换前进,至力尽处落地。跑时须退后十数步,向前跑去,借其摧力,侧身如卧, 先出左足,继出右足前进。无论何人,凡在少壮时,均能继续跑二三步甚至三四步,再多不能也。如力尽时,先落右足,则身体由横空变为正立矣。此为左式,右式 则先出右足,落地时,先落左足,日日行之,铁砂逐渐增之。一年后,即可横行四五步,是为初步成功。再一年后,则可继续横跑八步,则第二步功成。按八步之长 约为一丈六尺,至此已能身体横空,借其摧力,横行一丈六尺之远,再练习斜向上跑,初则中途跌落,日日勤习,不可异难,铁砂亦逐渐增加至十二斤为度,一年 后,能横身斜向上进至八步处,则第三功成。至能向斜上跑至八步,再继续练习左右晃臂,及右左晃臂。其法即斜上跑至墙顶,身体仍横空,此时向前跑步之摧力已 无,须急晃左臂向左下,右臂随之向左摇晃,则身体借其摇晃之力,已正立于墙顶矣。是为左式,如先晃右臂,再晃左臂,是为右式,至此则全功成矣。除去铁砂, 则轻灵如猿猴,升墙登屋如反掌矣。惟初习时,因身体不甚灵活,易于跌摔,习者切勿因此生疑,须向前猛进,不日间,飞檐走壁之绝技成矣。

翻腾术
  轻身功之一种,又名皮条功,使人遇有可以攀登之处,即可随意升降腾挪。初练之时,先徒手在地上练虎跳小翻(即翻斤斗)腾跃等功夫。凡此种种,为学拳者 所必习,即略得皮毛,类皆能之,不必细述。进一步则在铁杠,着手先练升降,以两手高握铁杠,缓缓上升,至小腹齐杠为度,然后更徐徐退下,至脚踏实地为此。 升降功夫到家之后,更练风车。所谓风车,即以手握杠,使全身在杠之四周旋转也。至风车功夫纯熟之后,始可易软杠,因在铁杠上,所练习皆系两臂实力,非质地 坚硬之杠,不足以供攀援,不能胜其全身旋搅之重量也。至于所说之软杠,又称之谓皮条杠子,立坚木为架,高约二丈左右,上端横木之底,每距二尺,钉一铁环, 环上系以极坚之皮绳,直垂至地,如流苏然,人立皮条中间,两手各执一皮条,向上升起,如右手着力时,左手即探起一把,左手着力,则右手探起一把,升至顶 极,复依法降下,继续旁行。如在架东起,握住靠东第一第二两根皮条,升至半中,即将握第一根皮条之手撤去,翻身向西,抢住第三根皮条,更撒握第二皮条之 手,而抢第四根皮条,如此一路向西过去,直至靠西最末一根时,再翻身向东,更迭往来,力尽为度。旁行之后,则练翻腾,两手各握一皮条,法与铁杠上之风车相 同,但两臂须随绳拗折为稍异耳。翻腾一法,速易而缓难,故练者宜由速渐渐使缓,至能随意停顿而不觉困苦为度,翻腾之后,练脱手跃,即两手各握一皮条,用劲 向下一抽,使全身上升,同时即松其两手,各向上滑起一握,至顶为止,下降亦然,此盖使用活把之法也。脱手跃之后,更练横蹿,其法略如旁行,惟不必依皮条之 次序而移动,可超过数条而抢接,如在靠东一二两条之间,升至半中,略将身向侧一宕,双手一按撒开全身向西跃过数尺,而抢住第五、第六两皮条是也,余可类 推。此步功夫练成之后,可用一指粗丝绳代皮条,依前法练之。然后每练若干时,将丝条减细少许,及最后时,丝条减至不及一箸粗细,亦能握之演习上述各种式 样,则功成圆满矣。以后凡遇危崖削壁之地,无可着手则已,如稍有着手之处,即可攀藤附葛,随意升降,虽柔枝嫩叶,亦可借劲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